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你怎么看待SCI论文PK临床经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8 10:59:06
分享到:

最近都有听到很资深的人在讨论SCI论文和临床的问题,听后觉得说得有一定的道理。这也说明了我国SCI论文的一个现状吧,下来来具体的看看我们临床医生一直关注的这个问题吧。

目前是否能在SCI上发表论文,现在成了医院里考核医生最重要的标准。一个青年医生,只要在SCI上发表过论文,不但职称容易解决,而且,甚至哪怕临床经验很少,就可以坐堂专家门诊。而之前,医院都有这样的规定,一个医生至少得做过5年临床大夫、5年主治大夫,才有资格到专家门诊坐堂。

疑问:怎么,SCI论文的神通如此之大,竟然可以取代临床经验?SCI论文PK临床经验了?


“有学位的医生都不大会看病”

一个医生,尤其青年医生,在SCI上发表论文是不容易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然而,撰写论文主要涉及理论上的思考,与临床实践毕竟有不同的,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性子,每个患者的疾病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使在诊断不同病人所患的同一种疾病时,处方、用药上也应该体现差异。经验丰富的医生会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把握不同病人的差异,进而在处方、用药上体现这种差异。但一些缺乏临床经验、全身心扑在SCI论文上的医生,病人要是遇上这样的医生,就难免有“问道于盲”的感受了。当然也不是全是的。

记得某知名大学的一位院士说过:“如果你到医院去看病,一定要找没有(博士)学位的医生,因为现在真正会看病的,都是没有学位、但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反之,如果你到医院里去统计论文发表情况,一定要找有学位的。”这位院士的言下之意是,“有(博士)学位的医生都不大会看病,这样的说法是有点太极端了。


“医院的声誉到底取决于什么”

由于SCI论文在业绩考核中的导向作用,医生肯定不会在以医术精湛为目标了,而煞费苦心地增加SCI论文的篇数,以便尽快解决自己的学位和职称。一方面,医生看病的能力急剧下降,越来越多地依赖各种医疗设备和检查。于是,小病大查的情况出现了。得益的自然是医院,受罪的却是病人,因为他们必须支付昂贵的检查费用,也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

另一方面,其实,对病人的病情和病因作出准确的诊断,这是作为医生的首要职责,然而,现在病人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奔走了多家医院,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毛病究竟是什么,病因究竟是什么。有趣的是,病人的诊断书上常常写满了文字,但唯一缺少的却是准确的诊断结论。

这种现象再次表明,形式主义是多么有害!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人们对形式的重视超过对内容的关注,在医刊汇专家看来,提倡发表SCI论文并没有错,注重临床也很重要,希望国家能够平衡和调节下,共同发展。正如单纯的GDP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总体水准。SCI是要继续提倡的和推广的,但是千万不能忽略临床,保证病人利益。

维普投稿-SCI专栏论文服务由广州品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友情链接:维普网 | 维普投稿平台 | 维普论文检测 | 维普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