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如何在科研协作中全面的收集文献
作者:Haylie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8 10:55:42
分享到:

科研论文写作需要参考文献,文献的收集也变得很重要;而对于刚入课题的研究生,有时会得到导师手上的现成文献,但是亲自查找可是免不了的,毕竟这可是一个研究者最基本的技能。

首先建议大致地去了解你所研究的课题可能被发表于哪些杂志上,然后按照影响因子(IF)的高低将有关刊物排列。这样做便于你了解刊物,有些刊物很可能就是今后投稿的潜在目标。

之后,利用关键词到各刊物查询相关文献。作为刚刚定课题的研究生,应该将重点放在高IF的短篇幅刊物上,数量大约20-30篇。这样做的好处是:

其一,高IF的刊物代表了最高水平、代表了权威、代表了前沿;

其二,短篇幅的文章便于阅读,不易引起初级阅读的厌烦;

其三,别看文章短,但是信息量并不小,这些文章可用于对课题进行基本的、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为了对课题有个系统地了解,还需配备2-3篇的综述性文章。对于这20-30篇的高IF文献和2-3篇的综述,我建议当作教科书一样来阅读,可将其按年份装订成册。

如果阅读中遇到不知如何翻译的术语,可配合地查阅一些中文文献来阅读,往往在阅读中文的过程中,你就能猜出那个英文的对应中文意思了。

在涉入新课题时,将精力放在如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scripta materialia等刊物的文献上,由于刊物的IF高,这类文献的数量不会太多。高IF的文章往往代表了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权威。而且,这些文章在引言、讨论部分都具有独到的阐述方式,在阅读时应该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去体会和模仿。

如果你是这么做得,那么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在引言和讨论部分的写作上都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当他们的写作方式被你吸收后,那么写文章就变成一件很明确的事了。

当高IF的文章被读透后,定期地去查一些低IF的文章。IF在1-2之间的文章非常多,一般都是涉及本研究领域基础研究的内容,体现了前沿性,这些文章反映了很大一部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内容比较杂。对于此,通常采用只阅读结论、欣赏图片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对其进一步阅读。

这样,对于自己所研究课题在领域内的进展就能有规律地去把握,知道哪些文章是与己密切相关的,不至于没有重点。文献收集也会比较全面。

维普投稿-SCI专栏论文服务由广州品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友情链接:维普网 | 维普投稿平台 | 维普论文检测 | 维普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