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动态 > 资讯详情
基金申请新议问答
作者:La Mela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7 12:19:58
分享到:

      鉴于近两年来的博文中,我或多或少地谈及过这些基金申请者普遍关心的事项问题,这里想提纲挈领地予以回答,作为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与博友们切磋。


  问题1. 申请书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什么?


  回答: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1)创新思维缺失(研究方向陈旧,研究思路老套);


  (2)立项依据不足(研究动态不明,问题归纳不当);


  (3)研究基础薄弱(预研功夫甚差,事先铺垫不足);


  (4)研究目标失当(目标过大过小,量化指标缺乏);


  (5)研究方案空泛(方案设计含糊,技术路线不清);


  (6)标书形式不佳(逻辑思路混乱,陈述啰嗦重复)。


  其中,前三种缺陷是致命性的。


  问题2. 优秀的申请书具备有哪些因素?


  回答:最主要的是:


  (1)创新精神突出;


  (2)立项依据充分;


  (3)研究基础雄厚;


  (4)研究目标恰当;


  (5)研究方案翔实;


  (6)研究团队强大;


  (7)标书言简意赅。


  其中前三个是重中之重。


  问题3. 评审中,哪些问题您认为并不影响总体判断?


  回答:不大关注一些枝节性问题,例如,经费预算(只要不是太离谱);年度计划;人员计划分工;非主要合作者的情况。


  问题4. 专家在评审中,更关注项目未来的发展,还是申请人过去的基础?


  回答:两者并重。对于研究项目系列(如面上项目)更注重前者;对于人才项目系列(如青年基金项目、“杰青”项目等)更注重后者。


  问题5. 你在开始申请时,是否经受过挫败?


  回答:在我以往13次申请中失败过两次。一次申请在本人出国期间,对助手草拟的申请书没有进行细致的推敲修改;另一次申请中,未及时发现主要合作者有“超项”现象。


  问题6.申请书撰写中,构思、查阅资料、撰写、修改等各个环节理想的程序和进度应该是怎样的?


  回答:我的主要想法是:


  (1)作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把基金申请工作作为常年性的工作来抓,应该未雨绸缪,平时做好充分准备;


  (2)调研必须充分,构思必须缜密,撰写必须认真,修改必须反复进行。这四项所占的时间比例以4:2:1:3为宜。


  (3)参考性的进度安排:每年4~10月,调研和构思;11月~12月,撰写初稿;12月~次年3月修改定稿。


  问题7. 对基金申请安排有什么建议?


回答:目前我的主要建议是:简化基金申请表格。目前的基金申请书的表格设计过于繁琐,给基金申请者带来不少困惑,应借鉴国外基金机构的做法,把表格简约化,使得初涉项目申请者能很快入门,抓住主要线索,填好申请书。

维普投稿-SCI专栏论文服务由广州品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友情链接:维普网 | 维普投稿平台 | 维普论文检测 | 维普论文选题